中医课程經驗分享
在遠古時代,中華民族的祖先發現了一些動植物可以解除病痛,中医课程積累了一些用藥知識。隨著人類的進化,開始有目的地尋找防治疾病的藥物和方法,所謂神農嘗百草、藥食同源,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。為提高用藥效果提供了幫助。扁鵲總結前人經驗,提出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合參的方法,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的基礎。中医课程東漢時期,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,提出了外感熱病包括溫疫等傳染病的診治原則和方法,論述了內傷雜病的病因、病證、診法、治療、預防等辨證規律和原則,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和方法體系。中医课程同時期的神農本草經,概括論述了君臣佐使、七情合和、四氣五味等藥物配伍和藥性理論,對於合理處方、安全用藥、提高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,為中藥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。溫熱論,提出了溫病和時疫的防治原則及方法,形成了中醫藥防治溫疫傳染病的理論和實踐體系。清代中期以來,特別是民國時期,隨著西方醫學的傳入,一些學者開始探索中西醫藥學匯通、融合。重視整體。中醫認為人與自然、人與社會是一個相互聯繫、不可分割的統一體,人體內部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。中医课程重視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對健康與疾病的影響,認為精神與形體密不可分,中医课程強調生理和心理的協同關係,重視生理與心理在健康與疾病中的相互影響。突出治未病。中醫治未病核心體現在預防為主,重在未病先防、既病防變、瘥後防複。使用簡便。中醫診斷主要由醫生自主通過望中医课程、聞、問、切等方法收集患者資料,不依賴於各種複雜的儀器設備。中醫幹預既有藥物,也有針灸、推拿、拔罐、刮痧等非藥物療法。http://ci.ntu.edu.sg/chi/Programmes/Pages/Detail.aspx?event=ef4f1e54-9155-486c-a64c-d1e34c624100